使用 titlesec 宏包设置标题格式
<p>在 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la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latex 下的日志">xelatex</a> 中使用 \usepackage 指令使用 titlesec 宏包时,可以指定一些格式选项,如下:<br>\usepackage[center]{titlesec}<br>其中 center 可使标题居中,还可设为 raggedleft (居左,默认), raggedright (居右)。<br>标题由标签与标题内容构成,其格式通常在 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la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latex 下的日志">xelatex</a> 文档导言区通过 titlesec 宏包提供的指令 \titleformat 进行设定。 \titleformat 指令用法如下:<br>\titleformat{command}[shape]{format}{label}{sep}{before}[after]<br>各参数含义如下:<br><span></span><br>command 是要重新定义的各种标题命令,比如 \part,\chapter,\section,\subsection,\subsubsection,\paragraph,\subparagraph等;<br>shape 是用来设定段落形状的,可选的参数有 hang 、 block 、 display 等,详见 titlesec 文档,位于: <br>$TEXLIVE/$VERSION/texmf-dist/doc/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la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latex 下的日志">latex</a>/titlesec<br>format 用于定义标题外观,比如使标题居中、字体加粗等;<br>label 用于定义定义标题的标签,就是标题内容前面的标号;<br>sep 定义标题的标签与标题内容之间的间隔距离。<br>before 用于在标题内容前再加些内容;<br>after 用于在标题内容后再加些内容。<br>这个指令看似很复杂,但在实际应用中,通常只使用它的几个参数而已。比如,要把文档中的章标题格式由默认的 “Chapter xxx 标题内容” 修改为 “第 xxx 章 标题内容” 格式,如此这般即可:<br>\titleformat{\chapter}{\centering\Huge\bfseries}{第\,\thechapter\,章}{1em}{}<br>其 中, shape 、 before 、 after 参 数 都 被 省 略 掉 了。 format 参 数 将章标题设置为居中( \centering )显示、字号为 \Huge,字体被加粗显示 \bfseries ;在设置 subsection 格式,未采用居中,而是采用默认的居左,另外将标题的字号也降了一级( \large )。 label 参数将标题的标签设置为 “第 xxx 章”格式。 sep 参数设置标签与标题内容之间以一个字(1em)的宽度为间隔。以上设置的章标题效果如下图所示:<br><img style="width:245px;height:76px" src="http://www.google.com/base_media?hl=en&fact=12e&size=3&q=http://www.is-programmer.com/user_files/lyanry/Image/latex-chapter-title1.png&dhm=29ca03fe"><br>如果为上面设置章标题的命令添加一个 shape 参数 “display”,如下:<br>\titleformat{\chapter}[display]{\Huge\bfseries}{第\,\thechapter\,章}{1em}{}<br>这样设置后的章标题效果如下图所示。<br><img style="width:245px;height:94px" src="http://www.google.com/base_media?hl=en&fact=12e&size=3&q=http://www.is-programmer.com/user_files/lyanry/Image/latex-chapter-title2.png&dhm=f66ff448"><br>只要弄明白了 \titleformat 用法,基本上可以实现 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la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latex 下的日志">xelatex</a> 排版时将文档的章节标题修改为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格式。<br>使用 fancyhdr 设置页眉页脚<br>在 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la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latex 下的日志">xelatex</a> 文档导言区使用以下指令可载入宏包 fancyhdr,并将页眉页脚风格设置为 fancy:<br>\usepackage{fancyhdr}<br> \pagestyle{fancy}<br>fancyhdr 宏包将页面分为奇数页(Odd page)和偶数页(Even page),将页眉与页脚各分为三个区域,分别称为左区(Left field)、中区(Center field)和右区(Right field)。这三个区域之间没有分界线,左区中的内容会左对齐在页眉或页脚的左边界,放在右区的内容会对齐在页眉或页脚的右边界,中区内容在整个页眉或页脚区域内居中放置。各区之中的内容不可过长,以避免各区之间发生重叠现象。另外,在默认情况下会显示页眉线,宽度为 0.4pt;页脚线宽都为 0pt,意即不显示。<br>设置页眉的命令为 \fancyhead,设置页脚的命令为 \fancyfoot,其用法如下:<br>\fancyhead[选项参数] {内容}<br> \fancyfoot[选项参数] {内容}<br>\fancyhead 的选项参数页眉或页脚的区域与奇(偶)数页标记的组合,其中页眉(脚)区域用 L (左),C (中),R( 右) 表示,奇数页与偶数页分别用字母 O,E 表示。<br>下面来做一个例子,对于 book 格式的 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la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latex 下的日志">xelatex</a> 文档,让偶数右区域显示章标题,其左区域显示页码,中间区域为空;让奇数页的页眉左区域显示节标题,其右区域显示页码,其中间区域为空;页脚为空。这个可以在文档导言区中采用以下指令实现:<br> </p><div><ol title="Double click to hide line number."><li>&#92;renewcommand{&#92;chaptermark}&#91;1&#93;{&#92;markboth{&#92;small 第&#92;,&#92;thechapter&#92;,章&#92;quad #1}{}}</li> <li> &#92;renewcommand{&#92;sectionmark}&#91;1&#93;{&#92;markright{&#92;small&#92;thesection&#92;quad #1}{}}</li> <li> </li> <li> &#92;fancyhf{}</li> <li> &#92;fancyhead&#91;ER&#93;{&#92;leftmark}</li> <li> &#92;fancyhead&#91;OL&#93;{&#92;rightmark}</li> <li> &#92;fancyhead&#91;EL,OR&#93;{$&#92;cdot$&#92; &#92;thepage&#92; $&#92;cdot$}</li> <li> &#92;renewcommand{&#92;headrulewidth}{0.4pt}</li></ol></div> <p><br>\fancyhf{} 命令可将已设或页眉页脚的默认设置清空。<br>重新定义了 \chaptermark 与 \sectionmark,这两个重定义一定要记住放在 \pagestyle{fancy}之后,因为在 fancyhdr 宏包中对这两个命令重新进行了定义,在 \pagestyle{fancy} 之后重定义它们就可将 fancyhdr 中的相应命令覆盖掉。<br>还需要解释的是 \leftmark 与 \rightmark,它们分别表示页眉左区域内容与右区域内容。在 book 格式文档中,\leftmark 默认为当前的章标题,\rightmakr 默认为当前的节标题;对于 article 格式文档而言,\leftmark 表示当前节标题,\rightmark 表示当前小节标题。<br>okay,现在看看输出的文档,是不是稍微专业了一些?</p>
Beamer学习笔记
<p>这次的演讲全部用<a href="http://latex-beamer.sf.net">Beamer</a>重做,除主文件,样式文件外,根据演讲的主题的不同,分成了好几个文件,编译成PDF后,一共128页,没有什么炫的技术,但是相比以前花了N多心思做的PPT,看上去要专业很多。现在基本上能用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做出我需要的简报了,也有一些学习的记录,贴出来和大家共享。</p> <p>使用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,首先需要申明文档类型为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,最简单的当然是<br> documentclass{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}</p> <p>不过这样子的话,基本你编译不出PDF,即便能编译出来,那查看PDF时,也会报错。<br> <span></span><br> 它带来大量的可选参数,有些其实是必须的,特别是在中文环境下,我这里不再使用LaTeX-CJK宏,而是直接采取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tex 下的日志">XeTeX</a>方式编译,因此下面所讲,均是针对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tex 下的日志">XeTeX</a>-LaTeX环境编译的。</p> <p>我目前学到的参数有下面这些<br> documentclass[dvipdfm,dvipsnames,xcolor=pdflatex,table,handout,draft,red,compress]{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}<br> %dvipdfm是关键,否则要么编译通不过,要不生成的pdf无法打开<br> %xcolor=pdflatex选项使得xcolor宏包可以使用,表示xcolor的颜色驱动选择<br> %dvipsnames表示可以使用预定义的颜色名字,比如RoyaBlue<br> %table是告诉xcolor宏包colortbl宏包需要加载<br> %xcolor会自动加载,不需要手工显式调用<br> %handout 处理传单形式,加上这个参数后,overlay,也就是动画效果会去掉,比如你逐项显式的内容,会在一个PDF页面上显示。<br> %draft 草稿模式,在撰写的过程中,可以加入这个参数,主要加快编译速度,不过在我使用的过程,也发现了一些问题。因为draft模式会省去头,尾和侧边栏,所以 填写的地方显得大一些,当你按照这个宽度和高度撰写内容后,再去掉draft编译,就会发现很多内容看不到了,因为显示内容的面积变小了。<br> %red显示指定页面头,尾或侧边栏的颜色<br> %compress尽量压缩侧边栏</p> <p>接下来设定简报的风格,我用到了三个命令<br> usepackage{beamerthemesplit}<br> usetheme{Berkeley}<br> usecolortheme{dolphin}</p> <p>这些主题和颜色,你可以从$TEXMF/tex/latex/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/下找到,自带的主题还是比较多,不过我没有一一查看到底每一个主题是什么样子。</p> <p>接着调用fontspec包,这是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tex 下的日志">XeTeX</a>所必须的,用来设定你需要的字体<br> usepackage{fontspec}</p> <p>下载你可以设置字体了,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默认使用Sans family字体,因此你至少需要设定Sans family字体,我一般使用下面的命令:<br> setsansfont{SimSun}<br> 当然你还可以设定一些其他字体,比如罗马字体<br> setromanfont{Times New Roman}</p> <p>从别的地方还看到有下面的字体设置方法,不过我很少使用<br> %设置字体时也可以直接用字体名,以下三种方式等同:<br> %setromanfont[BoldFont={黑体}]{宋体}<br> %setromanfont[BoldFont={SimHei}]{SimSun}<br> % setromanfont[BoldFont={"[simhei.ttf]“}]{”[simsun.ttc]“}</p> <p>如果是撰写中文简报,还需要下面两行命令:<br> XeTeXlinebreaklocale “zh” % 表示用中文的断行<br> XeTeXlinebreakskip = 0pt plus 1pt % 多一点调整的空间</p> <p>如果没有这两行,编译出来的PDF会很丑,当然这其实和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无关,是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tex 下的日志">XeTeX</a>的问题,只要使用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xetex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xetex 下的日志">XeTeX</a>,不管是用哪种文档样式,只要涉及到中文,均需要使用上面两行命令。</p> <p>现在可以开始撰写简报,首先使用我们熟悉的 itle,author,date定义必要的信息。然后针对每一个幻灯片,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使用<br> egin{frame}<br> end{frame}<br> 来定义,几种绝大部分LaTeX的命令都可以使用。</p> <p>当然egin{frame}也可以带一些参数,我仅列出我使用到的</p> <p>egin{frame}[shrink=5]</p> <p>当frame的内容不能在单个frame下存放时,就会把文字大小缩至少指定数的百分比,不建议使用这个参数。</p> <p>egin{frame}[< ->]</p> <p>[< ->]会自动逐条显示内容,而不需要使用<1->,<2->这样的流水</p> <p>egin{frame}[fragile] / egin[containsverbatim]{frame}<br> 在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文档样式下,verbatim环境不能直接使用,需要用到上面两个参数之间的一个,为了找到这个参数,花了不少时间。</p> <p>上面的情况,虽然可以使用verbatim环境了,但是如果在verbatim里使用中文还是看不到,需要使用到下面的命令:<br> makeatletter<br> defverbatim@font{sffamily} %如果使用roman字体族,将sffamily改成rmfamily<br> makeatother</p> <p>egin{frame}[allowframebreaks,allowdisplaybreaks]<br> 当一个frame过长时,会自动打破为成为多个frame,这个参数绝对有用,这个参数也花了我不少时间找到它。</p> <p>上面这些是不太容易从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的手册中找到,所以列了出来,其他的一些功能,比如怎么设置动态效果呀,怎么插入图片呀,都从手册上能找到,而且也和LaTeX基本相同。</p> <p>另外,我在使用<a href="http://mlsx.xplore.cn/tag/beamer" rel="tag nofollow" title="标签 beamer 下的日志">Beamer</a>的过程中,还简单学会了用<a href="http://sourceforge.net/projects/pgf/">TiKZ</a>画图,比如我要解释Linux文件系统布局图,类似下面这样:</p> <p><img style="width:0px;height:12px" src="http://www.google.com/base_media?hl=en&fact=12e&size=3&q=http://mlsx.xplore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0803/1206793358_4738f742.png&dhm=d990db37" alt=""><br> 就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:</p> <div><div><pre style="font-family:monospace">egin<span>{</span><span style="color:rgb(34, 34, 208);font-weight:normal">tikzpicture</span><span>}</span><span>[</span><span style="color:rgb(34, 34, 208);font-weight:normal">auto,thick</span><span>]</span> ikzstyle<span>{</span><span style="color:rgb(34, 34, 208);font-weight:normal">node</span><span>}</span>=<span style="color:rgb(128, 128, 128);font-style:italic">%</span> <span>[</span><span style="color:rgb(128, 128, 128);font-style:italic">%</span> minimum size=10pt,<span style="color:rgb(128, 128, 128);font-style:italic">%</span> inner sep=0pt,<span style="color:rgb(128, 128, 128);font-style:italic">%</span> outer sep=0pt,<span style="color:rgb(128, 128, 128);font-style:italic">%</span> <span style="color:rgb(128, 128, 128);font-style:italic">
用 LaTeX 写漂亮学位论文
序
一直觉得有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,因为学位论文从格式上说更像一本书,与文章 的排版不同,不仅多出目录等文章没有的部分,而且一般要设置页眉页脚方便阅 读查找。学校有时会提出具体的格式要求,虽然复旦的要求非常简单,而且事实 上并不严格执行,但自己的论文毕竟是自己的孩子,还是要敝帚自珍的,大家都 希望做得漂亮一点。
网上已经有不少学位论文的模板,其中大都出自一两个最初的版本,针对各自学 校的要求作了一些改动。这些模板还是很方便的,如果对它们的排版效果感到完 全满意,那么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。不过如果想调整其中某些格式,就不得不仔 细研究一下它们的代码或说明文档,有时并不那么容易。而且这些模板的导言或 cls或sty文件都写得很长,内容很多,尽可能的包含了大家有可能用到的功能, 但其实具体到每个人只有一部分是需要用到的。用一个包含“冗余”代码的模板, 总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。当然也许很多人抱着能用就好的态度,并不care。:)
本文是为那些对论文格式有特殊要求或喜欢自己设置格式的人写的。如果你觉得 网上能找到的论文模板已经足以满足你的需要,并且对TeX本身也没有多少兴趣, 那么你没有必要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。
阅读本文的基础是假定你已经了解怎样用LaTeX来写普通的文章。一般的 TeX/LaTeX命令不会再作解释,重点将放在学位论文与普通文章的不同点上,以及 怎样用一些宏包方便地设置其格式。其中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资源、工具书以 及各个宏包的说明文档,恕不一一注明,在此一并致谢!
一
首先讲一下纸张大小和页边距的设置。根据复旦的格式要求,纸张大小为A4纸, 正文用小四号字,页边距按Word中的默认设置。小四号字即12pt, Word中默认的 页边距为
上边距=2.54cm, 下边距=2.54cm, 左边距=3.17cm, 右边距=3.17cm
或者换算成更容易记忆的
上边距=1in, 下边距=1in, 左边距=1.25in, 右边距=1.25in
如果我们用book类,第一句可以写
\documentclass[a4paper,12pt]{book}
然后用geometry宏包设置页边距
\usepackage[top=1in,bottom=1in,left=1.25in,right=1.25in]{geometry}
但其实这样设置的页边距极不美观,尤其是左右对称的页边距没有考虑装订的需 要,而且加上页眉后这样的上边距就显得过窄。所以注重美观的话还是自己调整 一下吧。
需要注意的是,book类默认是twoside即双面打印模式,与article类默认的 oneside即单面打印模式不同。两者区别在于页边距和页码的位置。单面模式每页 的页边距都相同,双面模式则会在偶数页将设置的左、右页边距调换。如果采用 单面打印,则可在\documentclass的方括号里加上oneside参数,并在geometry的 选项中适当增加左边距,减少右边距,以留出装订线的位置。但是不要忘了装订 的时候右侧一般会裁掉一点边,所以左、右边距也不要相差过大。如果采用双面 打印,则geometry中的设置被解释为奇数页的页边距,偶数页的左、右边距会自 动互换。
还有几个注意事项。首先,这里的奇数页和偶数页是针对当前page计数器的值来 说的,而不是在生成文件中总的页码。也就是说,假如当前页在整个输出中总排 序是偶数页,但当前page计数器(即显示的页码)为奇数,则当前页的页边距是按 奇数页设置的。
其次,\documentclass还有一对选项openright和openany, book类默认是前者, 即每一章(包括目录)都会在奇数页开始,如果前一章的最后一页是奇数页,则会 在其后插入一页空白页,以确保新的一章仍然从奇数页开始。这是书籍的排版规 范,不建议改变,论文页数比较少的还可以借此增加页数。:)这是双面模式的情 况,在单面模式下不存在这个问题。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自己明明是单面打印,却 仍然会在两章之间有一页空白页,请注意book类默认是双面模式,除非你设为 oneside, 记住告诉TeX你要的是什么!
另外,为了方便查看,页码应该放在书籍的外侧。对于单面模式,外侧就是右 侧,而对于双面模式,奇数页右侧是外侧,偶数页左侧是外侧。如何设置页码留 到后面讲设置页眉、页脚时再详细说。
至于到底是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,看你自己的喜好了。复旦的论文规范没说, 一般的做法是博士双面、硕士单面。反正总页数少于50页的话,就不要双面了, 否则显得太单薄,书脊的内容都很难打印。
最后提一个常见的问题。如果用pdf文件来打印,在Acrobat的打印对话框里有一 项Page Scaling默认是Fit to paper, 这样打印出来整个内容就会缩小一些,不 再是设置的尺寸。这是因为打印机的可打印范围不能达到整个A4纸张的全部,而 是比A4纸的规格要小一些(具体的可打印范围跟打印机型号有关), Fit to paper 的意思就是把整个页面调整到可打印范围上去,以保证所有页面上的内容都能打 印出来。因为可打印范围总是小于A4纸的尺寸,所以打印出来总是会缩小一些。 缩小的比例一般为95%左右,与打印机型号有关。解决这个问题,只要选择Page Scaling为None就可以了。
二
这一节讲中文字体和中英文混排的问题。中文处理推荐使用CJK或新版CCT, 旧版 CCT因为年代久远,有一些bug会导致莫名其妙的问题,不建议再使用。本文以 CJK为例,中文环境为
\begin{CJK*}{GBK}{song} ... \end{CJK*}
与英文习惯不同,中文排版一般没有粗体的概念,而是用宋体、黑体、楷体、仿 宋等不同的字体来加强文本效果。在CJK默认的字体定义文件中,宋体对应的粗体 是用\CJKbold 命令通过微小平移字形来实现的,不仅放大后能看到锯齿,而且也 不符合中文的排版习惯。建议将宋体对应的粗体设为黑体,这样文中所有粗体命 令作用的环境中加粗的宋体都会自动变成黑体,不需要再用\CJKfamily{hei}来转 换。
宋体的字体定义文件C19song.fd里典型的一段代码如下
\DeclareFontFamily{C19}{song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m}{n}{<-> CJK * gbksong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bx}{n}{<-> CJKb * gbksong}{\CJKbold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m}{it}{<-> CJK * gbksongsl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bx}{it}{<-> CJKb * gbksongsl}{\CJKbold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m}{sl}{<-> CJK * gbksongsl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bx}{sl}{<-> CJKb * gbksongsl}{\CJKbold}
这里C19代表GBK字符集的编码方式,m表示字符的粗细程度和宽紧程度均为中等 (medium), bx表示字符的属性为粗(bold)和松(expanded), n, it和sl分别表示正 常直立体(normal), 意大利斜体(italic)和机械斜体(slanted)。 \DeclareFontShape的最后两个参数分别是字体定义和命令序列。显然,上述语句 将宋体的粗体定义为用\CJKbold 生成。要将其改为黑体,只需将这段代码改为
\DeclareFontFamily{C19}{song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m}{n}{<-> CJK * gbksong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bx}{n}{<-> CJKb * gbkhei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m}{it}{<-> CJK * gbksongsl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bx}{it}{<-> CJKb * gbkheisl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m}{sl}{<-> CJK * gbksongsl}{} \DeclareFontShape{C19}{song}{bx}{sl}{<-> CJKb * gbkheisl}{}
实际上,正式的中文排版也不应使用斜体,而应使用楷体或仿宋代替。所以也可 以类似地将上述语句中的gbksongsl改为gbkkai或gbkfs。
上述字体定义命令可以放在sty文件中(设保存文件名为thesis.sty, 则在导言区 用\usepackage{thesis}引用,后面所述的大部分命令也都可以放在sty文件中), 而不需要更改本地机器上的fd文件,以便在别的机器上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。
另外,为了方便可以定义几个简短的字体转换命令
\newcommand{\song}{\CJKfamily{song}} \newcommand{\hei}{\CJKfamily{hei}} \newcommand{\kai}{\CJKfamily{kai}} \newcommand{\fs}{\CJKfamily{fs}}
以后就可以用\song, \hei, \kai和\fs在文中转换字体了。
在用\begin{CJK*}{GBK}{song}开始中文环境后,应加上\CJKindent和\CJKtilde 两句。前者将段首缩进设为两个中文字符的宽度。后者则是为了解决中英文混排 的美观问题。CJK*环境会吞掉跟在汉字后面的空格,从而使得源文件中的换行不 会在相邻汉字之间产生空白。但是这样一来,像下面这样输入的中英文内容
中文 abc 中文
就会产生如下效果
中文abc 中文
即abc两侧的空白不一样,很不美观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\CJKtilde重新定义了波 浪符~的意义,使得这个符号不再代表一个不可断行的空格,而是一个可断行的弹 性距离,加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调整它们的距离。上面的中英文内容应该这样输入
中文~abc~中文
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。这个输入方式最好一开始就形成习惯,否则后来再加会很 麻烦。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输入
中文abc中文
这样的话虽然中英文之间的距离太窄,但至少左右对称,比上述第一种方式略 好,是偷懒的办法。不过如果你比较在意排版质量的话,还是忍受一下输入~的麻 烦吧。
中英文混排有一些标点的问题要处理好。首先是在默认的CJK环境里,行末的中文 标点不能与边界对齐,因为中文标点也被视为一个普通的全角字符,所以看起来 行末就有了不应该有的空白,这不符合中文的排版习惯。另外,当一行文字需要 压缩或拉伸时,逗号与句号也应该区别对待,逗号后面留的空白应该比句号小一 些。这两个问题用CJKpunct 宏包就能很好地解决,只要加上 \usepackage{CJKpunct}即可。
此外,中英文混排的时候是用中文标点还是英文标点呢?这并没有统一的规范。 不过比较合理也比较通行的做法是,中文后用中文标点,英文后用英文标点。比 较特殊的两个标点是句号和括号。一般数学文章习惯用全角的实心句点作为中文 句号,这样看起来与英文的句号比较一致。全角的中文括号看起来不太好看,可 以统一使用英文的括号,不过左括号前面和右括号后面最好加上波浪符~以和前后 的文字留出适当的距离。
上面说的这几点也许比较琐碎,不过也正是最能看出是否精心排版的地方。
三
下面几节讲怎样用titlesec和titletoc宏包设置章节标题、页眉页脚和目录的格 式。设置页眉页脚有一个很有名的宏包fancyhdr也可以用,不过titlesec提供的 页面设计命令更方便与它的章节标题命令配合,功能更强大。这一节先讲章节标 题格式的设置。
在引用titlesec宏包时就可以指定几个格式选项,例如
\usepackage[bf,small,center,indentafter,pagestyles]{titlesec}
其中bf设置章节标题的字体为黑体,这也是默认值,可以略去。此外,还可以设 为rm(罗马体), sf(无衬线体), tt(打字机体), md(中等黑度), up(直立体), it(意大利斜体), sl(机械斜体), sc(小体大写字母)。
small设置标题字体的尺寸,还可设为big(默认), medium, tiny。
center使标题居中,还可以设为raggedleft(居左,默认), raggedright(居右)。
indentafter相当于宏包indentfirst的作用,使标题下面的第一个段落正常缩进。
pagestyles是申明后面要自定义页面样式。
下面就可以用\titleformat, \titlespacing, \titlelabel等命令来设置标题格 式了。因为这些命令里会用到中文,所以要在设置之前放一个空的CJK环境,如
\begin{CJK*}{GBK}{song} \end{CJK*}
下面的\titleformat命令设置了章标题的格式
\titleformat{\chapter}[hang]{\centering\LARGE\bfseries}{\chaptername}{1em}{}
其中\chapter可以换为\section, \subsection等,设置节、小节等标题的格式。
hang表示标题头与标题内容在同一行,是默认值。而book类默认的章标题是标题 头与标题内容放在两个段落,对应于display选项。此外还有block, runin, leftmargin, rightmargin, frame, wrap等选项,一般不大用到。
\centering\LARGE\bfseries这一块是设置标题的排版格式,这里设置为居中、 \LARGE尺寸和黑体。
后面紧跟的是标题头的定义。book类里的标题头是英文,需要改成中文。如果希 望改成“第一章”这样的格式,则应先引用CJKnumb宏包,它提供了把阿拉伯数字转 换成中文数字的命令。然后定义
\renewcommand{\chaptername}{第\CJKnumber{\thechapter}章}
那么\titleformat里的标题头定义\chaptername就得到我们希望的效果。当然你 也可以不用中文数字而用阿拉伯数字,即定义
\renewcommand{\chaptername}{第~\thechapter~章}
跟在标题头定义后面的是标题头与标题内容之间的距离,这里是1em。注意,在中 文环境里1em等于一个汉字的宽度。
最后一个花括号内是在排版标题前执行的命令,这里空置。
然后用\titlespacing或\titlespacing*命令设置标题与四周的距离,例如
\titlespacing{\chapter}{0pt}{*0}{*4}
将章标题与左边、上边、下边内容的距离分别设为0pt, *0, *4。这里*n表示弹性 距离,对上距离来说相当于n ex plus .3ex minus .06ex, 对下距离来说相当于 n ex plus .1ex。弹性距离因为有一定的伸缩自由度,比较容易得到美观的排版。 如果想自己指定用关键字plus, minus定义的弹性距离,可以用星号版本的命令, 即
\titlespacing*{命令}{左距离}{上距离}{下距离}
上面设置了章标题的命令,用相同的命令也可以设置节、小节等的标题格式。但 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,只希望修改一下标题头,可以用更加简单的命令 \titlelabel来设置。例如
\titlelabel{\S\thetitle\quad}
将章节标题设置为类似“§1 标题内容”的格式。这里\quad等于\hspace{1em}, 即 空出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。注意,\titleformat命令的定义会覆盖\titlelabel的 定义,而一般来说章跟节标题的格式不一样,所以只要另外用\titleformat命令 定义章标题的格式,\titlelabel的定义就只能作用于节以下层次的标题了。
四
这一节接着讲怎样用titlesec宏包提供的命令设置页眉、页脚。下面命令定义了 一个新的页面样式并使用该样式
\newpagestyle{main}{ \sethead{}{}{\kai\small\chaptername\quad\chaptertitle\qquad\thepage} \setfoot{}{}{}\headrule} \pagestyle{main}
其中\sethead命令设置页眉,格式为
\sethead[偶数页左页眉][偶数页中页眉][偶数页右页眉] {奇数页左页眉}{奇数页中页眉}{奇数页右页眉}
单面打印模式只要给出奇数页的设置即可,双面模式则需要将左、右页眉做个调 换。上面给出的例子是单面模式的。
\setfoot用来设置页脚,格式与\sethead类似。
在页眉、页脚里可以显示章节标题、页码等内容。如上面的例子就在页眉中显示 了章标题和页码。注意,\qquad相当于两个\quad, 即\hspace{2em}。
\headrule是划出页眉线,类似地\footrule划出页脚线,不过比较少用。默认页 眉线的宽度是0.4pt, 如果不满意,可以用下面命令重新设置其宽度
\setheadrule{宽度}
此外,还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处理。首先,尽管在上面例子中用 \pagestyle{main}使用了自定义的页面样式,但每一章的第一页不受影响,仍然 使用默认的plain样式。在这种页面上,出于美观的考虑,一般不加页眉,而将页 码放在页脚(也有人喜欢不加页码)。所以plain样式(没有页眉,页码放在页脚中 间)已经基本符合要求,不必修改。如果需要修改,可定义一个新的页面样式,再 用下面命令重定义plain样式
\renewpagestyle{plain}{新的页面样式}
其次,在目录、参考文献或以\chapter*命令生成的章,上面页眉定义中的标题头 \chaptername是不应该显示的。所以有必要定义一个页面样式在这种特殊的章使 用,例如可以定义
\newpagestyle{special}{ \sethead{}{}{\kai\small\chaptertitle\qquad\thepage} \setfoot{}{}{}\headrule}
然后在文中适当的地方用\pagestyle{special}改用该样式。
五
目录是学位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。只要在正文中适当的地方用
\tableofcontents
就可以自动生成目录。但是目录的格式不总是符合个人的要求,有时还要往其中 加一些条目。用titletoc宏包提供的命令可以方便地设置目录的格式。
首先可以用
\renewcommand{\contentsname}{目\quad 录}
将目录部分的标题改为中文。然后,用\titlecontents命令来设置不同级别目录 项的格式。例如,chapter层次的目录项格式可设置如下
\titlecontents{chapter}[0pt]{\vspace{.5\baselineskip}\bfseries} {第\CJKnumber{\thecontentslabel}章\quad}{} {\hspace{.5em}\titlerule*[10pt]{$\cdot$}\contentspage}
其中0pt是目录项到版芯左边界的距离。紧跟其后的是在排版目录项之前执行的命 令,这里\vspace{.5\baselineskip}表示与上文留出一定的垂直距离,该距离为 当前单倍行间距的一半。\bfseries把整条目录项的字体设为黑体。
后面一项是设置目录项的头部,这里设为“第一章”这样的格式,并在其后留出一 个汉字宽度的距离。紧跟的是设置目录项主体的格式,这里因为跟目录项头部相 同而空置。
再后面是设置填充命令和页码。这里先用\hspace{.5em}在目录项内容后面留出一 点空白,以免跟其后的填充点靠得太近。然后用\titlerule*命令画出填充点,这 里是把垂直居中的实心圆点作为填充符号(习惯上中文不采用居下的填充点), 并 以10pt为包含一个填充符号的水平盒子的宽度,即这个宽度越小,填充点越紧密。 填充点后加上页码\contentspage。
类似地可以设置section层次的目录项格式如下
\titlecontents{section}[2em]{\vspace{.25\baselineskip}} {\S\thecontentslabel\quad}{} {\hspace{.5em}\titlerule*[10pt]{$\cdot$}\contentspage}
其中2em表示section层次的目录项距左边界有一个缩进。如果还有subsection等 层次,可以类似地定义。
但是\chapter*, \section*等命令生成的标题不会自动进入目录中。例如中文摘 要部分如果用下面命令开始
\chapter*{摘\quad 要}
那么可以紧跟其后加上
\addcontentsline{toc}{chapter}{中文摘要}
就可以将中文摘要作为一个chapter层次插入目录中。英文摘要、参考文献部分均 可照此处理。随便提一下,参考文献部分的标题可用如下命令改为中文
\renewcommand{\bibname}{参考文献}
六
这一节讲前几节尚未提到的一些文本排版问题。
首先是行间距的设置。学校的学位论文规范中提到行间距为20pt。其实不同尺寸 的字体行间距都不相同,而是成比例关系。这个20pt是对正文主要字体来说的。 在TeX中基本的行间距是\baselineskip, 对于12pt的字体,这个值等于14.5pt, 而真正的行间距是
\baselineskip * \baselinestretch \baselinestretch默认为1, 但我们可以重新设置它的值,如 \renewcommand{\baselinestretch}{1.38}
就得到真正的行间距为14.5pt*1.38≈20pt。而这样定义之后,对不同尺寸的字体 都会按同样的比例因子1.38放大行间距,使得全文排版能协调一致。
那么\baselineskip的值是怎么知道的呢?在TeX源文件中加上命令
\showthe\baselineskip
编译时就会暂停下来显示当前字体的\baselineskip值。用这个方法可以知 道,10pt字体对应的\baselineskip为12pt, 11pt字体对应的\baselineskip为 13.6pt。
至于通常所说的1.5倍行间距和双倍行间距,一般理解为字体基准尺寸的1.5倍和 2倍,例如对于12pt字体, 1.5倍行间距和双倍行间距分别应为12pt*1.5=18pt, 12pt*2=24pt。那么\baselinestretch分别应设为18pt/14.5pt≈1.24, 24pt/14.5≈1.66, 而不是1.5和2, 那样的话行间距就会显得过大了。
然后讲一下论文首页的设置。复旦的学位论文,装订的地方会按学校的模板制作 封面,就不用自己做了,不过规范中要求在扉页注明指导小组成员名单,并且为 了保持论文电子版的完整性,最好还是做一个简单的论文首页(标题页)。
没有必要用\title, \author和\maketitle等命令自动生成论文的标题,因为那可 能不太符合你的要求。只要用
\begin{titlepage} 标题页内容 \end{titlepage}
在标题页内容中用上一些center环境、\vspace*和字体选择命令就可以很容易地 设计出自己想要的格式了。
注意,上述标题页是没有页码的。而一般正文之前的部分,包括目录、摘要等, 习惯上采用与正文部分不同的页码格式,如用罗马数字表示,而从正文第一页开 始用阿拉伯数字重新开始计算页码。要做到这一点,只要在标题页后加上
\frontmatter 或 \pagenumbering{roman}
并在正文第一章前加上
\mainmatter 或 \pagenumbering{arabic}
就可以了。但是推荐使用\frontmatter和\mainmatter, 因为这两个命令的用处不 仅限于此。前面说过,像中文摘要这种非正文的部分,可以用\chapter*命令加 入,但当设置了页眉后就会发现一个问题,页眉中的\chaptertitle没有同步更新。 要解决这个问题,一个办法是在\chapter*命令后加上一句\chaptermark, 例如
\chapter*{摘\quad 要}\chaptermark{摘\quad 要}
但假如我们使用了\frontmatter, \mainmatter以及与其配套的\backmatter, 就 不需要这么麻烦,只要直接用不带星号版本的\chapter命令就可以了,对于 \frontmatter与\mainmatter之间的部分,以及\backmatter之后的部分,系统就 会自动地跟正文部分的章区别开来,不加上“第一章”这样的章标题头。一个典型 的文档结构示例如下
\begin{document} \begin{titlepage} 标题页内容 \end{titlepage} \frontmatter % 开始正文之前的部分 \tableofcontents % 自动生成目录 \chapter[中文摘要]{摘\quad 要} % 方括号中是在目录中显示的内容,相当于前面使用的\addcontentsline 中文摘要内容 \chapter[英文摘要]{Abstract} 英文摘要内容 \mainmatter % 开始正文部分 \chapter{第一章标题} 第一章内容 \backmatter % 开始正文之后的部分 \begin{thebibliography}{99}\addcontentsline{toc}{chapter}{参考文献} 参考文献内容 \end{thebibliography} \chapter[致谢]{致\quad 谢} 致谢内容 \end{document}
七
到这里文本排版讲得差不多了。这一节再讲讲定理和证明环境的格式设置。
数学论文里经常使用大量的定理环境。LaTeX默认的定理环境已经不能满足要 求,amsthm 宏包提供了方便的命令用于设置定理环境的格式。例如下面的命令定 义了一个定理样式mythm, 并用它来定义一些常用的定理环境
\newtheoremstyle{mythm}{1.5ex plus 1ex minus .2ex}{1.5ex plus 1ex minus .2ex} {\kai}{\parindent}{\song\bfseries}{}{1em}{} \theoremstyle{mythm} \newtheorem{thm}{定理~} \newtheorem{lem}{引理~} \newtheorem{prop}{命题~} \newtheorem{cor}{推论~} \newtheorem{defn}{定义~} \newtheorem{conj}{猜想~} \newtheorem{exmp}{例~} \newtheorem{rem}{注~}
我们解释一下\newtheoremstyle命令里各项参数的意义。样式名称之后的两个长 度分别表示定理与上、下文之间的距离,这里均设为弹性距离。\kai是设置定理 内容的字体。\parindent是设置定理首行的缩进,在前面使用了\CJKindent的情 况下,它就等于2em。
紧随其后的\song\bfseries是设置定理头部即类似“定理 1”部分的格式,一般中 文使用黑体。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将宋体对应的粗体定义为黑体,所以这里将中 文字体设为宋体,再用选择粗体命令\bfseries, 就同时把中文变为黑体,英文变 为粗体了。注意,如果前面没有修改字体定义文件,而在这里用\hei改变字体, 再加上\bfseries就很可能会造成“黑上加黑”即黑体的加粗,这种拙劣的文本效果 是不应该出现的。
这之后的参数是设置紧跟定理头部的符号,英文中常设为一句点,而中文习惯不 加任何符号,所以这里空置。然后是设置定理头部与定理内容之间的空白距离, 这里设为1em, 即一个汉字的宽度。
最后一项是对定理头部的补充说明,这里空置。但如果我们希望得到类似“定理 1 (存在性定理)”这样的定理头部,那么可以再定义一种定理样式
\newtheoremstyle{specthm}{1.5ex plus 1ex minus .2ex}{1.5ex plus 1ex minus .2ex}{\kai}{\parindent}{\song\bfseries}{}{1em}{\thmnote{#3}}
这里最后一项\thmnote{#3}表示用方括号中的附加内容作为定理头部。用此样式 定义一个新的定理环境(与前面定义过的thm环境统一编号)
\theoremstyle{specthm} \newtheorem{sthm}[thm]{}
并在正文中使用
\begin{sthm}[定理~\thethm~(存在性定理)] 定理内容 \end{sthm}
就得到了想要的效果。
至于证明的排版,amsthm宏包提供了proof环境,但格式需要做一点调整。 amsthm.sty中对proof环境的定义如下
\newenvironment{proof}[1][\proofname]{\par \pushQED{\qed}% \normalfont \topsep6\p@\@plus6\p@\relax \trivlist \item[\hskip\labelsep \itshape #1\@addpunct{.}]\ignorespaces }{% \popQED\endtrivlist\@endpefalse }
为了符合一般中文证明环境的排版习惯,可以重新定义proof环境为(注意,因为 这些命令含有@字符,所以需要在前、后分别加上\makeatletter和 \makeatother)
\makeatletter \renewenvironment{proof}[1][\proofname]{\par \pushQED{\qed}% \normalfont \topsep6\p@\@plus6\p@ \labelsep1em\relax \trivlist \item[\hskip\labelsep\indent \bfseries #1]\ignorespaces }{% \popQED\endtrivlist\@endpefalse } \makeatother
并且重新定义\proofname为
\renewcommand{\proofname}{证明}
proof环境会自动在证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加上一个证明结束符,默认为空心方 块,可以重新定义\qedsymbol来修改它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证明以一个独立公式 结束时,证明结束符会出现在下一行的最右边,而不是在公式的同一行上,这不 合乎习惯。这时只要在公式环境内加上\qedhere即可。
八
最后还要讲讲浮动图形和表格环境的中文化。首先把Figure和Table改为中文
\renewcommand{\figurename}{图} \renewcommand{\tablename}{表}
然后需要对浮动环境的标题格式做一点修改。在book.cls中可以找到如下定义
\long\def\@makecaption#1#2{% \vskip\abovecaptionskip \sbox\@tempboxa{#1: #2}% \ifdim \wd\@tempboxa >\hsize #1: #2\par \else \global \@minipagefalse \hb@xt@\hsize{\hfil\box\@tempboxa\hfil}% \fi \vskip\belowcaptionskip}
这段代码包括了一个判断选择结构,如果标题超过一行则直接显示,否则在一行 内居中显示。可以不理会这个,只要根据自己的格式要求修改#1(即\figurename 或\tablename) 和#2(标题内容)的格式,以及#1与#2之间的分隔符。例如,如果 希望把#1改为黑体,并把分隔符改为一个空格,可以这样设置
\makeatletter \long\def\@makecaption#1#2{% \vskip\abovecaptionskip \sbox\@tempboxa{{\bfseries #1}\quad #2}% \ifdim \wd\@tempboxa >\hsize {\bfseries #1}\quad #2\par \else \global \@minipagefalse \hb@xt@\hsize{\hfil\box\@tempboxa\hfil}% \fi \vskip\belowcaptionskip} \makeatother
★★★结束语★★★
到这里,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东西已经基本上介绍完了。如果你仔细读了这些文 字,并且按照它去设置了你的论文格式,我想应该差不多了。当然,不同学科的 论文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,肯定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没有涉及。例如计算机专业 的可能经常要用到代码抄录环境,文科的论文可能要使用章末注,等等。这些问 题也是版上经常问到的,在本版精华区中大都能找到解答,这里就不再赘述。
希望费了不少时间写的这些东西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最后,祝大家TeX越用越熟 练,都能写出漂亮的论文!